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资讯>一位音乐小新的自白

一位音乐小新的自白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 嗨,好久都没来这里更篇了。距离上次推文的间隔也有半年多时间了,看到公众号后台粉没有取关的迹象还是很感激您们。这半年多的时间去做了两件事让自己去认识沉淀了点东西,一是进入了一家传媒公司打拼,二是去备考研了。


    新的一年了,这次发文想给自己回顾反思一下自己在音乐路上从小白到小新的过程,顺是做一个半年总结,也希望对身边有需求的朋友有所启发。



     音乐接触  


    高中,第一次真正去接触到音乐的这个伙伴。在我们当地一个小小的地方,在一个琴行报了一个吉他班。我们这里的老师不叫老师,叫师傅,是的,很佛山。我的师傅叫做林家昌(南瓜老师),佛山全民歌唱大赛冠军、全国吉他指弹大赛十强,他是我音乐途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


    名师汇琴行里,我度过了几乎高中周末假期里的所有时光,琴行与其说是琴行,不如说是一间自由的音乐学校。在这里,有一群优秀各赋音乐才华的朋友,大家混在一起练琴学习、互相指导相互即兴接龙。每一个比我优秀的都是我的老师,可能是小学生也可能是社会人士。


    玩琴日常(多人合弹)


    琴行里每年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音乐节音乐show、mini concert,每个阶段的学员无论水平如何都会在众人面前同台演出,无论是几个简单和弦的弹唱,还是花式指弹还是摇滚band队,都会收获同一片掌声。


    大大小小各种音乐会


    在这里第一次有了自己的band队,有了上台演出的机会,有了直面自己弱点的锻炼。一群人的练习是那时吉他技艺成长最快的阶段。除此之外,在这里还接触操手了一场场音乐show举办该有的流程,砌台幕布灯光音响调音装卸等等。



    在琴行里自己就只是一个弹琴很一般的男生,默默地进进出出,但也默默地收获影响奠定我对音乐这位伙伴的感悟认知。这段时期,至今感恩。对了,现在琴行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三水区流行音乐学会”。



    家里没有明确对我在音乐方面的熏陶和支持,就如大多中产家庭里为孩子预想规划的路还是好好读个大学找个养活自己的工作的模式一样,乐器最多只是一个兴趣,甚至是影响你正常就业“不务正业”的阻碍。


    大一,凭着一股热情,默默地拿兼职了三个月的工资在广州玄动音乐工作室里报了一个即兴编曲制作的课程,单纯地希望除了吉他外,认识一下键盘这位音乐伙伴的另外一种性格。在这里,自己联通吉他重新构造了对乐理结构的认知,学习了调性、音程结构、和声结构,和声色彩,MIDI音序制作。


    玄动音乐工作室


    在这间玄动音乐工作室里,第一次见识了录音棚,看见了十几万的录音设备,初步了解了音乐制作流程和这个行业的概况。好几个晚上都和音乐制作的前辈们聊聊行业,分析一下作品,聊到深夜困了就睡在录音棚里,东倒西歪。被乐器围绕的喜悦感幸福感无可言语,那时也小小地体会了一把当年周杰伦未出道时窝在录音棚里积蓄的感觉。


    凌晨4点录音棚窗外的广州天河林和西街道


    最好的学习就是多听歌。结束班程后的自己,习惯用解构主义去听每一首歌,断断拆分,层层拆分。想去弄明白一首完整的歌是如何编排呈现出来从而在听众耳里形成记忆点产生共鸣印象的,想从专业解构方面知道为什么MJ周杰伦美欧韩港台的流行音乐能够传播那么广那么多人喜欢。这也是初次体会编曲思维的快感。有了想法就去做,于是去尝试摸索各种不同的DAW(音乐工作站)软件,手机傻瓜式的、水果Tools、Cubase、GarageBand、Logic pro,最后决定用Logic深研它。


    Logic pro DAW站


    首先是简单的摸索,在普通尝试编一些现有loops曲的时候,开始把平时听到的感觉希望在自己的编排练习中呈现出来,最基本的是三段式五段式的练习,尽力达到流行歌的感觉。练习到一段时间的时候就会想出成品。



    编的第一首完整曲


    当第一首曲出来的时候很开心,天真地想哇塞原来自己也可以写歌了。但是认识总是螺旋性曲折性上升的,新的问题很快就打破了原有的喜悦。才发现,噢原来自己连基本的旋律曲都没作,没有构成主线,没有以人本位去出发,编曲也不应是简单地拼凑。


    于是就去想,那写歌到底是先作词还是先谱曲呢,这个问题从接触音乐开始就一直困惑到现在终于要靠落实实践去打破了。才发现,创作的模式步骤并没有一条教科书式的死路,可以先词可以先曲也可以从编排其他两端插入,因为鉴于自己文学文字水平并没有很高,音乐水平又没有达到可以任意为一段词量身定做一曲的考虑,加上自己是以音乐性编排入门的,所以就先从曲开始(至今现阶段也是)。


    在宿舍搭建的简单的写曲场景


    于是尝试先以吉他编配几个和弦,试一下和声走向是否OK是否能听,再用keyboard在电脑里写出来,由于自己不是演奏能力者,每次弹出来都会有偏差,就只能在电脑里一格一格一音一音地去改去修正,这一过程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至少要走接近一个月。


    在制作修正的过程里,为了模仿达到市面上的歌呈现效果时,发现很多隐藏的技巧插件功能需要去用上去学习。但是因不是专业音乐生,很多基本的课程、玩法没有接触过,就只能上网搜资源,上网进修修音插件课程,翻墙去学欧美的一些制作人的经验分享,买一些MIDI制作混音指南的书籍去啃。虽然不系统,但也总算能不断解决新问题往前走。


    到了这个时候停下脚步回顾才发现,原来曾经总是被老妈说的三分钟热度、曾经以为自己宅困下来在一个房间超过7小时都会疯掉的性格,在遇到自己愿意投心付出精力的东西上面,也可以几天几夜去钻研,不受外界影响直到问题解决。对于音乐这事长辈总是说,你用自己的爱好去拼别人的专业,现实一点不要太天真。但是也幸有一句话在心里一直勉励着自己,我的爱好对我不只是爱好而已。



    为纪念科比退役编的第一首后摇


    接下来,想要制作一首完整的歌,发现自己前面的作品都是以纯音乐为主,我忽略了音乐里很重要的一员,人声。恰恰人声在歌的呈现中是最直观,最快速直达听众心灵思维的,一个好的人声编排顶十几轨的乐器,这也是我现在作品中很大的缺点的。为了涉及人声,弥补上这个空缺,于是就开始了对作词、录音的接触。


    词的方面不累赘,在民谣流行摇滚大众音乐体系里词真的就是一首歌的灵魂,尤其对于民谣这种音乐性呈现不明显的方式里,词几乎撑起了歌的75%,这也是自己一直要去学习提高的地方,只是每段情愫的表达需要有那个阶段的经历经验感悟去支撑,所以还没有需要出来的时候。而当基本写好了一首歌有了demo的时候,到了录音的阶段,又发现新的很大一块大陆。


    人生的第一首歌,也就是上面的“21”,是为送一个女生作生日礼物的,那时的录音硬生生地只能靠仅有的一条小米耳机的话筒录了进去,再去靠后期的修音效果渲染,但是那个感觉已经不是在原声的基础上去修了。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必须要去买一套录音设备,麦,声卡。此时已经没有去做实习兼职很久了,没有了额外收入来源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能从生活费和之前的一些积蓄中获取,于是买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麦和声卡,虽然肯定没有录音棚的几十万一套设备强,但也总算比一条耳机线好了。


    宿舍调试过程


    解决了设备问题就到录音场所了。因为不可能总花几百块去录音棚享受录一两小时的音,录音过程中又不能太吵杂,就只能从自己的生活场景出发了,宿舍、酒店旅馆、书店地下室、短租的工作空间都成为过我的录音室。


    在录音的过程中,因不是唱现有市面里刻在脑子里有深刻印象的歌曲,而是原创的一段新旋律,就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修正删了再录删了再录,往往一录就是一天下来,甚至一夜,这时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声带也开始疲倦了。除了唱歌的过程,还要考虑收音角度、房间共鸣、减噪、发音状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些是现实条件所约束、有些是自身对歌唱技巧没勤练的原因,所以一直没有一次能让自己满意的录音,也希望这一年可以突破。


    短租的工作室成为日常的工作棚


    录好音以后,再捧着电脑到图书馆或者在宿舍的深夜去修音(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绝对的安静和冷静)。面对苍白以及可能音准不强的音轨,就必须几乎逐帧修音,以及一轨轨一段段作混音后期处理,这个阶段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混出一般程度的周期是几天。而在整个创作过程里,录音和修音几乎是能让自己窒息崩溃的阶段......最后才是发布到音乐分发平台上。


    较为完整的一首作品


    到了这里,作曲、编曲、作词、录音、混音,一步步走来一步步自学尝试,除了母带还没学习以外,自己也总算是把音乐制作的简单流程走了个遍了。但是当然对于一个专业的音乐人、公司歌手来说,每一步的流程和细节也远没有这么简单。即使大多数人都觉得一个弹唱、一段电音和一首市面上打榜的歌曲一样都只是歌曲而已,看不出那么多专业的细节,但是细节就决定成败,决定这个歌手的这个作品在今年能不能进入大众的视野。


    即便是这样,自己无论对比当年大学时期的许嵩,对比如今很多大学时期走创作走表演的音乐人,对比身边玩音乐做音乐的伙伴,甚至是对比同年龄段在欧美和韩国的青年音乐素养,都还是差太远,但起点、差距永远不怕晚和远,结合自己长处,只要目标在那,野心在那。



      音乐作品自批  


    既然是阶段总结,那就来个现有作品自批吧,综合一些音乐前辈的指导、自己的认知,目前的几首歌存在下面的问题:


    1.乐器的选择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混音过程中会有不同频段乐器的打架(如手提箱和竖琴);

    2.音高和音色区分不明显,低音和高音区几乎没有,男女声的高亮选择和声编排还不舒服;

    3.节奏性乐器,鼓的选择与风格之间的关系要梳理的更细;

    4.作曲方面,旋律变化较少起伏不多,音乐性可观性需要更少套路更多感悟;

    5.主副歌,主旋律的编排有点闷,可尝试添加三连音构成的不稳定性;

    6.人声唱歌方面,音域要拓宽,声音要练实不能太飘,节奏感等;

    7.词方面,内容可细加多场景化,情感可深用追问式融入更多感悟;

    ......(还包括其余具体编曲混音技术的提高)


    新的一年,会继续突破。



      音乐感悟  


    对于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识和感悟,就像绘画舞蹈其他艺术类的表达一样,不同阶段学识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认知。平时很少和别人表达音乐这么大的一个话题,觉得说不完说不全,也没有一些专门去搜集冷门精品的朋友可以那么有见地地评论。但却也认为见解这种东西不是非要专业资深音乐人才去做的。凭什么?不凭什么。


    这次聊聊自己的。在初浅接触音乐创作的这几年里,本抱着如果可以丰富一下个人生活、帮自己找到女朋友就挺好的心态,却发现音乐这位伙伴给了我太多惊喜太多改变,让我重新塑造自己养成很多新的好习惯改掉许多坏习惯。


    一个是上面提到的对一件事的静心钻研与投入,一个是对生活的灵感。接触创作以后,会看到更多美好可爱的东西,以前总会说“为什么这个点子我就想不到呢”,现在一天下来新鲜的灵感可以有好几个,对待很多要做的事项第一反应不是要去找利用什么资源,而是变成了我要创造什么方式帮自己解决;


    音乐还改变了我对事物判断的看法,不再看表象而看本质,不再看一面而看多面。在积蓄灵感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中,要去听全世界各年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流行爵士摇滚民谣电音实验民族世界性等等;除了音乐本身还要去剖析一个明星一家娱乐公司对他作品附加做出的一系列行为,要去了解音乐产业的业态价值区块产业链条演变传播路径等等等,而所有的这些,培养了我不会再单纯地去说我喜欢或不喜欢哪一首哪一种风格的歌,不会用错误的情感误判一首歌好听还是不好听(对于这点,自己相信每一种风格的歌即使偏口水都有它应该存在被聆听的意义,在不对的情感去听一首歌很容易误杀写歌人的心血),。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朋友会说,那你以后要坚持写歌创作下去,做音乐人?要选秀?要出道?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多的一个问题,相信如果有写歌的人会有同感。每个写歌的人都有自己的心境,也许是路边卖唱流浪演出,也许是帮人写歌编曲幕后制作,也也许是背着一把吉他和爱人行走世界感悟生活… 但无论是哪种他们都肯定有一个心境,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自己的受众听到接受感染别人。


    而对于我这个音乐小新来说,音乐的创作带给我的精神满足没有其他东西可比拟,可也别忘了我是读商科的学生,虽然投入了很多精力在音乐本身摸索上,但那么多年的习惯培养还是会以商业产业的思维去切入。走一个音乐人基本都会走的制作道路经历,除了是音乐自身对我的魅力外,也更是为以后自己更能体会音乐人创作者的心境需求而作铺垫,这也是为什么会去选择考新传的研究生而不是做音乐生的原因。就如刚发表的“2017 show”新歌所写的,“罗马的航班并非唯一航道”。


    感谢音乐,我很珍惜你。




    最后能看到这里的,感谢您们。身边的你们太优秀,影响我太多,所以小懿也努力跟上你们。


    感谢1200bookshop老大二囍——在我大学阶段改变我最多塑造我最多的贵人,感谢师傅南瓜在我音乐根里埋下的种子,感谢爱姐权哥鸿哥在录音棚给我的见识和编曲指导,感谢沙皮老师的课程,感谢粟丹姐给我的资源分享,感谢陈波的鞭策和鼓励,还有死党朋友陌生人的一句句鼓励陪伴和批评;当然还有感恩家里人给我的自由土壤,请相信我。


    因为此公众号还没有留言功能,如果有相关自己的心境、读后感、想对我提出评建的,非常欢迎直接后台留言,也可加我微信“18819465576”注明来意,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我叫谢懿 _ 小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