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文\sunny
歌曲《我想更懂你》还原了经典中国式家庭对话
苏: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
潘:going out 出门
苏:with who? 和谁
潘:hmm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ok? 和你无关
苏:what you gonna do later? 那你等一下要干什么?
潘:Stop acting like you care about me.stop acting like you wanna know something about me.you don't know nothing..!you don't care! Stop asking!
别好像你关心我似的.别好像你愿意了解我!你什么都不懂!你根本就不关心我!别再问了
苏:i care..我在乎的..
每次我想更懂你 我们却更有距离
是不是都用错言语 也用错了表情
#我愿意为孩子做出什么改变#
上周,接待了多个家长和学生。讨论的问题比较单一,集中于孩子的学习。
学期中考试刚结束。
这是一类阶段性集中爆发问题。
阶段性测试后,老师和家长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表示非常失望。学生也感到很挫败,学习自信心下降,产生不想上学情绪或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一般做法如下:
首先想到的是讲道理,讲述自己的不容易,讲述孩子的轻松与不懂事,讲述各种需要努力的理由,孩子脆弱的内心遭受二次打击。考不好的是孩子,相比埋怨,他更需要家长的安慰与理解。
其次,家长会想到找老师或亲朋好友前来帮忙说教,借助他人的力量试图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孩子自己维护的人设彻底崩塌。实际上,孩子比我们更在乎面子。
然后,家长与孩子关系更加糟糕,难以静心讨论事情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原本简单的问题更加复杂。家长也会因此彻底崩溃。
遇到这种情况,正确处理方式:
1.家长给予孩子关怀,不讲道理,讲感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本人的关心,而不是单单对成绩的关心。
“希望这次成绩没有影响到你的心情?”
“需要妈妈做什么?”
“妈妈可以陪你一起分析问题。”
“你在我心中依然是最棒的。”
“宝贝,爸爸相信你会处理好的。”
2.避免事情扩张,尽量不早早告诉老师或亲朋等熟悉孩子的人。尊重孩子的想法。
3.沟通问题,孩子稳定情绪后,静心沟通事情的背后原因。
“宝贝,如果你愿意,我们聊一聊吧。”
“你认为这次意外的原因是什么?”
“宝贝,你分析得真好!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克服的!”
当亲子沟通难以进行时,推荐借助外力。
这里强调一下,心理辅导只能做两点:
1.帮助找出原因
2.给出建议
问题真正的解决需要回归本人与家人。
表面现象一定有其背后长久深层次原因,根除需要耐心与毅力。
不要忘记,孩子是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长大的,他的问题有一半原因出自于我们。
与其说想要改变孩子,不如说先改变我们自己。
这一代孩子
出生于信息时代
与手机结伴成长
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我们更专业
对世界的认识不再是单一来自于父母或老师
而是来自全球信息库
换句话说
我们在孩子那里
不再是
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因此,不得不承认,用父母当年教育我们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孩子,可能不再是明智的做法。
以身作则,做表率
当我们怒不可遏时,停下来,想一想。那个让你生气的孩子有没有生活中你的影子。
我们是孩子的妈妈或爸爸,理应给予孩子关怀,理应接受他,并陪伴他成长。过度的指责与放弃,并不适合父母这个角色。
允许宝贝做一个#不完美小孩#
当我的梦做的够漂亮
这世界才为我鼓掌
只有你担心我受伤
全世界在等我飞更高
你却心疼我小小翅膀
为我撑起
沿途休息的地方
当我必须像个完美的小孩
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你却好像
格外欣赏
我犯错犯傻的模样
我不完美的梦
你陪着我想
不完美的勇气
你说更勇敢
教育,植根于爱。欢迎关注公众号whzh_edu,与小编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