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音苑二胡艺术课堂 聆听民乐佳曲 分享国乐魅力」
乔老师,暂时没有条件请老师,二胡可以自学吗?
二胡算是自学起来最难的乐器之一,很少能自学而成,即便是把它当成爱好也是如此。
著名歌手刘欢,所学的乐器很多,其中只有二胡是找老师学的。某国著名乐器收藏家,几乎会演奏他收藏的所有乐器,可是就是摆弄不了那把中国友人赠送的二胡。
可见二胡自学不容易!
如果是您的孩子要学习二胡,切记要请专业的老师教授,不然养成很多坏习惯以后改都改不了。这就是很多老师宁愿教一张白纸的学生,也不愿意教姿势手型不规范的学生的原因!
如果是成人业余爱好学琴,建议多看演奏家水准的初级教程及演示,多听高水平示范演奏,细心观察,模仿,体会,要有很高的悟性及很强的恒心。
在哪能找到规范的适合自学的初级视频教程呢?
网上的二胡教学视频水平参差,我会选择专业规范的在本平台持续发布,并选择适合初学者的教材拍照上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初学学员的家长,有个基本的正确的概念,平时可以帮助孩子练琴,及时提醒并纠正错误手型及姿势,也希望可以帮助业余成年二胡学习者提高兴趣,增强学琴信心。
《豫北叙事曲》是作曲家刘文金创作于1958作的一首二胡曲。乐曲采用叙事手法,叙述了作者的家乡在旧社会所经历的苦难,劳动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推翻后的欢乐情怀,表现了豫北人民乐观、豪爽的性格,抒发了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的真挚情感。
第六十二课
宋飞
《豫北叙事曲》初稿完成于1958年,时年21岁的刘文金还是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作曲专业三年级学生。
乐曲通过对比性的两个音乐主题的不断发展,刻画了解放前后豫北人民在劳动生活和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豫北叙事曲》在展现现实生活、,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艺方,这就要求音乐创作要把思想性摆在第一位,,这是作曲家必须遵循的创作原则之一。尤其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音乐创作的显著特征即是以这种反映群体的精神风貌为主流,那些雄壮的进行曲,歌颂劳动、丰年,歌唱新中国、赞美新生活的作品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庆祝建国10周年之时,刘文金在题材选取上有意与新中国诞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通过音乐来表达亿万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欢呼。作曲家避免了当时社会上较为肤浅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颂扬,而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思想感情出发,运用较为独特的形式和极富个性的音乐语言来展示人民群众的生活及情感。
宋飞
在《豫北》中,音乐语汇始终贯穿着浓郁的河南地方风味。乐曲以河南地方小戏“乐腔”音调为基本素材,对比性的两个主题材料分别代表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下,豫北人民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感受。如该曲的快板乐段,就吸收了河南坠子的音乐发展手法,欢快的主题通过“句句双”“反复递减”等民间音乐常用方法及西洋音乐中的模进、扩充等手段进行既似即兴又富有理性逻辑思维的展开,音乐层层推进,表现出豫北人民豪爽、乐观的性格,再现了当地人民迎来新生活后的喜悦之情。快板主题在变奏中的扩充部分里,作者又吸收了民间吹打乐中的对句、垛板等手法,同时,固定音型迂回反复,与其后在高昂情绪中奏出的长音又形成了“紧拉慢唱”的戏曲音乐效果。
于红梅演奏
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附简谱(可点击放大查看)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是演奏高手,本平台可以做您的展示舞台,如果您有好的学琴练琴心得,也可以写文章向本平台投稿。
投稿邮箱:yyyskt163@163.com
在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推荐给更多需要此二胡学习平台的二胡爱好者,大家共同交流进步。
【音苑二胡艺术课堂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最受欢迎内容(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