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资讯>陕西筝的历史及音乐特点是什么?

陕西筝的历史及音乐特点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 河南筝流派的音乐与演奏特点是什么?

    陕西筝的历史及音乐特点是什么?

    筝盛于唐而源于秦,故历史上又常称其为”秦筝”。李斯在给秦王的《谏逐客书》中说道:  ”大心瓮叩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接 着又说:  “弃夫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以上不难看出,秦人弹筝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李斯上书的时间是公元前237年,这正 是筝源于秦、在秦地流传过、被称为“秦筝”的首要原因。
        随着历史的变迁,秦筝东渐南移,与各地的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多种富有特色的风格和流派,比如“河南筝”、  “山东筝”、  “潮州 筝”、  “客家筝”和  “浙江筝”五大传统流派。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古筝发源地陕西地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戏曲和民间音乐,如“秦腔”、  “迷 胡”、  “碗碗腔”、  “西安鼓乐”等,但其间多种民间乐器的演奏形式中几乎没有用到筝,唯有榆林地区把筝作为伴奏乐器,但演奏方法亦极为原始。著名 筝家曹正先生曾讲到榆林筝就是“秦筝的余绪”,但是从曲目、风格、技法上还不能自成一格。因而,史书上讲的“秦筝”实际上是指广义的“中国筝”而非狭义 的、陕西地区的“秦筝”。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叶,曹正先生亲自题词“秦筝归秦”,为西安音乐学院新开设的秦筝专业指明了方向;著名筝家高自成先生培养出了“秦筝归秦”的理论家、演奏家周延甲先生。应该说曹正、高自成就是这一新流派的发起人、先驱者。
     从五十年代中叶到六十年代前期,以周延甲先生为首的一大批秦地筝人,提出“秦筝归秦”、  “振兴陕西流派”的口号,为继承和发扬陕西流派演奏的艺术风 格,在挖掘、整理、编写筝史、创编秦筝新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周先生一方面追寻筝史,一方面以迷胡、秦腔、碗碗腔的戏曲音乐为基本素材,创编了大量的筝 曲。他于1959年编订了《古筝迷胡曲集》,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迷胡筝曲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承认和肯定,其中17首筝曲被列入全国艺术院校 古筝专业学生的必修和选修曲目,这些筝曲也为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演奏艺术流派奠定了基础。
     陕西古筝流派的特点是:
        1)所依附的乐种是“迷胡”音乐:迷胡音乐不是板腔体音乐而是连曲体,相传有36个小调、72个大调。曲调色彩又有硬软之分、花(欢)苦(哭)之别。
        2)两种音阶的弹奏:  “新音阶”是由原位的叫级音(fa)和偏低的七级音(降si)构成的“坎音”音阶;  “燕乐音阶”是由偏高的四级音(升h)和 偏低的七级音(降7)构成的“苦音”音阶。  “欢音”明快爽朗,  “苦音”则凄苦悲切。在燕乐音阶中.四级音(fa)的音高是介于(原位fa)和(升 fa)之间,七级音(si)的音高是介于(原位si)和(降si)之间,这些音可称为“中立音”,或“微升fa”、  “微降si”音。
        3)曲调旋法上行多跳进,下行多级进:这种态在秦腔、碗碗腔音乐中随处可见,跳进和级进的错使用,既委婉激情,又舒畅柔和,使得地方音乐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出来。这既是陕西戏曲音乐风格的特点,也是陕西秦筝流派演奏时的特色。
        4)左手大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或交替按弦,以加强“苦腔”感染力强与旋律悠长不绝的美感。
        其代表人物有白葆金、周延甲、曲云等,代表曲目有:  《秦桑曲》、  《香山射鼓》、  《长城调》等。

    古筝的发声原理是什么?

    古筝演奏中”多于劳动“的内容是什么?

    怎样才算学好一首作品?

    怎样理解弹奏时的放松?

    河南筝流派的音乐与演奏特点是什么?

    浙江筝流派的音乐与演奏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