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最新资讯>第三届全国美育大会主题歌创作完成

第三届全国美育大会主题歌创作完成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 中国美育网讯: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美育大会主题歌今日创作完成。作为有史以来的第一首中国美育工作者之歌,无论是歌词还是作曲,既紧密贴合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也唱出了当代中国美育工作者满怀信心,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勇于创新,开拓前行的豪迈情怀。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


    中国开启“美”的新时代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7-11-12 11:46:20

    中国开启“美”的新时代!


    2017-11-12 wr


    【编者的话】近日,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阳教授,在福建省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做了《高校美育研究应在新时代中有新建树》的主题发言,引起了美育工作者的热烈反响。经王教授同意,我们摘录了报告中部分段落发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福建教育在行动”栏目中与同行们分享。



    中国开启“美”的新时代


    (摘自王福阳教授在福建省第五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上的主题发言)

    2017.11.10

    ——四年前的今天,中国第十八届首次在“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


    我注意到,十九大通过了修改的新党章,。


    没有看错,!反复悟读,顿觉豁然。

    毋庸置疑,不论是美的事业,还是以美的名义,都在昭示我们的新时代美育研究,一定是在“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关联并举。因此,我们要以提供智力支持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导向,以当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整合研究资源,创新研究模式,打造研究高地,通过科学研究改进美育教学,促进美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学大师朱光潜就曾这样说过,“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就必发达”。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多学科互相渗透的审美教育,一定会成为这一时代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以提供智力支持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导向,以当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研究重点,整合研究资源,创新研究模式,打造研究高地,通过科学研究改进美育教学,促进美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王福阳教授说:近年来,我省学校美育的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开始认识到审美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对受教育者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二是孩子们喜欢音体美活动天性得到极大释放,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美育教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三是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采取强有力行政措施,从资金、政策和美育专项、艺术实践活动等重要环节上补缺提质,从2016年到现在,仅省教育厅就发布了30多份政策性和指导性美育专项文件,各地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措施和力度前所未有。福建教育迈进了提质均衡的美育发展新时代。

    一个国家美育、社会美育、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大审美教育即全方位审美教育新格局已经开始形成。



    作为一个学校美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做?他认为,高校美育研究应该从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展开:

    1.美育基本问题研究; 
    2.
    美育现状与改进对策探讨; 
    3.
    中外美育实践之借鉴研究; 
    4.
    美育发展创造力的问题;
    5.美育与新媒体之关系探索;
     
    6.
    乡村美育均衡发展研究;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研究;
    8.跨学科大美育艺术研究。


    主题报告共六个部分:

    一、福建高校美育研究应勇立潮头

    二、当前我国美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三、内容实践化是美育研究的归宿

    四、民族文化艺术是美育研究的方向

    五、审美和艺术教育价值的研究

    六、方法科学化是美育研究的利器


    最后,王福阳教授指出:当前,要深化推进高校美育发展是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大学生普遍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艺术教育的缺失,使得高校的美育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的是艺术普通知识和一般技能“补课”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回应新时代对美育的再召唤,探索如何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教育,放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优质的艺术课程、各学科互相渗透、校园美育环境、活动平台中整体实施;放在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人文情怀中来设计巧施、渐进提升。

    因此,我们的研究要深刻认识到美育的基础性地位,在美育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注重价值理念的培育,使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也具备优秀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不仅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而言“利己利家”,而且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则是“利国利民”。

    这正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追求真善、美德,。


    王福阳教授与我省美术教育工作者研究学校美育工作实施办法

    王福阳教授深入厦门海沧区调研农村学校美育工作现状

    王福阳教授参加福建省中小学美育课题培训班活动

    福建省各地各学校开展的美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