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原创消息>苹果音乐安卓版正式上线了,但它的本土化之路还要走多久?

苹果音乐安卓版正式上线了,但它的本土化之路还要走多久?

  • 发布时间:2023-04-19 23:50:29




  • 文丨李禾子


    8月4日,据外媒报道,在经过了近十个月的测试之后,安卓版苹果音乐(Apple Music)正式在谷歌应用商店上线。据称,1.0版本的苹果音乐安卓应用提高了稳定性,增加了诸如回放等新特性,特别是增加了自定义均衡器功能。


    自从去年6月苹果音乐正式推出以来,苹果便在自家这项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上花了不少心思。今年4月,不到一年时间,苹果就已确认苹果音乐的付费订阅用户达到了1300万,大有追赶其竞争对手Spotify之势。

    去年9月30日,苹果音乐登陆中国之初,就有不少呼声说它将改变国内数字音乐市场竞争的格局。接近一年来,国内数字音乐市场风起云涌,但当初“呼声颇高”的苹果音乐似乎却没什么“存在感”。


    不过,但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来品”或多或少总会面临水土不服的窘境,Google已是前车之鉴,苹果音乐似乎也没能免俗。要想成为在中国市场称霸,苹果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户体验:毁誉参半


    不能否认的是,当大家都受够了国内各种“城乡结合部”风格的音乐流媒体App之后,苹果音乐就像一缕清风,吹进了音乐爱好者们的世界。


    就像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一样,苹果音乐给用户带来了属于苹果的先进体验,不管是精美的UI设计、人性化的编辑推荐、便捷的音乐管理还是其独特的人文关怀,都给用惯了国内音乐流媒体的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精致的设计并不能掩盖苹果音乐在功能上的硬伤。其中,服务器和网络出现空白、缓冲卡顿的问题成为了最受人诟病的一点。


    吐槽点诸如:“慢到让你感觉是在用生命听音乐”、“load不出来还自动play next”等等用户吐槽似乎从未停止,其他譬如没有歌词显示、更新不及时、广播内容选择性少、社交功能形同虚设等问题,也成为用户选择取消续订的催化剂。


    此外,一些音乐爱好者也对编辑选荐的曲目提出了质疑,譬如一些古典音乐爱好者认为,编辑在挑选曲目时,更应该侧重非交响曲的内容。


    苹果音乐还需要多加考虑本地用户的感受。




    华语音乐的缺席者?


    苹果音乐入华之时,国内音乐平台的版权之战正愈演愈烈。当时,国内绝大多数的数字音乐资源都被海洋音乐旗下的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腾讯旗下的QQ音乐以及阿里旗下的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所占据。

    就腾讯来说,自2005年QQ音乐成立起,已积累起同国内外20余家唱片公司及节目方的独家版权合作,其中还包括索尼、华纳、福茂、韩国YG、中国好声音以及我是歌手等拥有众多音乐资源的公司和机构。同时,网易云音乐也选择了与QQ音乐进行版权合作,获得了QQ音乐授权的150万首音乐版权。

    而在不久前的7月,海洋音乐也和腾讯达成了数字音乐业务的合并。7月26日,在QQ音乐主办的产业论坛媒体分享会上,QQ音乐发布了三个消息:一是QQ音乐上的数字音乐专辑破亿元;二是付费用户数超过1000万;三、QQ音乐已盈利。


    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Q1移动音乐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分别占据了33.73%和18.73%的市场份额,QQ音乐则占到了18.91%。而合并后,“腾讯系”音乐平台的市场份额将超过70%。可以说,腾讯至此成为了数字音乐领域的“绝对霸主”。


    虽不及腾讯,阿里音乐仍然拥有不少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譬如台湾的滚石音乐、相信音乐和华研国际,香港的寰亚唱片,以及拥有250万曲库的BMG。

    至于苹果音乐,虽然坐拥巨量的国外音乐资源(其中还包括因版权问题在国内诸多音乐平台下架的Beatles等音乐人的歌曲),且这些正版音乐具有极好的音质,但它的华语音乐内容资源却没有绝对优势,更不用提近年来备受国内年轻人追捧的华语独立音乐。其华语音乐资源的丰富程度远不及国内音乐流媒体平台,而且日文歌、轻音乐等音乐类型也相对缺乏。


    苹果音乐还需要更接地气一点。



    付费玩法:如何更中国化?


    目前看来,苹果音乐的主要收入来自付费用户。不过,苹果音乐的收费标准似乎比它的华语曲库更接地气,虽然10元/月的价格与国内的音乐平台相比并不具有优势,但其15元/月可供一家六口使用已经可谓是“白菜价”。

    音乐财经曾在《2016,五大类数字音乐订阅服务的商业模式之战!》一文中分析过苹果音乐的商业模式。作为它的母公司,苹果考虑到的,更多是依靠独立的订阅服务来完善其产品——它会将产品进行垂直整合,一个产品叠加在另一个产品上,通过此方式来连接用户。


    苹果音乐的垂直付费模式虽然暂时不能保证它能够盈利,但在全球市场,iPhone为其积累起了大量用户,它依托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母公司拥有的资源,仍旧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苹果音乐拥有移动端的明显优势,它的付费模式也更加符合外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苹果音乐上个月告诉我们,其订阅用户数已达到了1500万的峰值,Tidal则称其现有的订阅用户数为420万,Spotify现在拥有超过3500万订阅用户,是苹果公司的两倍还不止,接近Tidal的9倍。如果将三家公司的数据加总起来,全球的总付费订阅人数达到了约5500万。


    过去一年里,全球合法的音乐服务网站已经超过了400家,覆盖了150个国家及地区,音乐产业数字化营收比例已经达到了45%,仅次于游戏的60%份额,远远超过了其他内容生产,比如电影、书籍、杂志等。全球音乐行业在2015年收入达到了150亿美元,其中数字音乐收入已经达到67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10.2%。这是华纳音乐中国数位部总监胡浩分享的数据,说明数字音乐已经成为趋势,而流媒体更是增势迅猛。


    最近财报数字也指明了一些趋势性问题:华纳音乐Q3财季预计收入将达到8亿美元至8.2亿美元之间,与去年同期7.1亿美元相比上涨了大约14%。流媒体服务已经成为了华纳音乐过去三个月最主要的盈利来源。每天给华纳的创收高达200万美元,其吸金能力已经远超实体音乐和数字音乐下载。


    但在中国,音乐付费与电商化反而才是版权规范化后音乐流媒体的重要商业模式。虽然国内平台也有着与苹果音乐相似的订阅服务,但前者设计的诸如“定向流量包”、“VIP身份”、“高音质体验”和“专属音乐”等等多元内容明显比后者更加吸引中国的乐迷和粉丝。


    此外,现在的苹果音乐也只有单纯的线上音乐内容服务,相比国内平台已经非常丰富的歌词库、歌单库和在线广播库还存在明显差距,功能也相对单一,还无法适应国内用户多种多样的需要。


    Steve Jobs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但现在看来,Jobs说了不算,用户才说了算。


    中国现在各大数字音乐平台正在推动付费模式。那么,中国的用户付费规模能有多大?


    根据中信建投最近发布的研报,第一、对标国内视频网站的3000 万付费用户来测算,则国内数字音乐的会员年付费将达到30 亿元(平均单个用户年费100 元),考虑到国内付费模式比较多样且用途不同,综合来看有望达到50 亿元,远超国内实体唱片6 亿元的市场规模。第二、对标国外,如果按照流媒体巨头Spotify 约30%的会员付费比例来测算(付费用户/活跃用户),国内目前音乐平台活跃用户超过2-3 亿人,则付费市场有望超过60亿元。


    在访谈中,音乐财经也发现,唱片公司对于推动数字音乐平台用户付费非常支持,并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确实,当一个产业没有产值的时候,大家唯有站在统一战线上才有未来。


    “过去艺人收入里面并没有版税收入这一项,很多艺人把发行唱片在早期视为是必要付出的成本,可以靠唱片后面的走秀、商演、演唱会才能产出价值。”福茂唱片新媒体及著作权公司总监陈晓芸说:“在没有付费的年代,其实在平台方工作的人也看不到任何前景,当一个产业没有任何产值,大家都看不到方向。过去这一年唱片公司也可以看到,艺人们可以堂堂正正地把版税列入收入。”


    7月27日,网易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袁佛玉代表网易云音乐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网易云音乐一直在积极参与粉丝经济,但我们也认为,中国音乐市场不能只有粉丝经济,还要靠音乐本身,以及音乐平台本身价值的提升,要更关注社群经济。”


    网易云音乐歌曲评论功能最被外界称道,它让人人都可以做乐评人。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已经是事实上中国最大的音乐评论社区,至今累计产生了2亿条乐评。据网易云音乐副总裁丁博的数据,网易云音乐95%的新增用户来自于自然增长,付费会员数过去半年增长了三倍。


    但是,付费音乐要真正在中国推动起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华纳音乐中国数位部总监胡浩表示,目前全球UGC模式的用户基数累计超过9亿人,但实际只带来了6.34亿美元的收入,占整体数字音乐收入的4%。这也证明了音乐流媒体服务的商业前景还是在用户付费上。“这种UGC模式肯定导致付费服务被消费者下降,大家都是消费者,有不花钱的为什么还要花钱呢?很明显对付费模式有很大的冲击。”


    对于付费,吴伟林也表示,现阶段互联网平台做付费音乐的目的还是打击盗版,推动行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想要达到欧美的正版水平还很难,吴伟林说:“我们现在的付费音乐模式只能说是看到了希望,版权正规化的道路才刚刚起步。”


    那么,这一年来只推付费订阅模式的苹果音乐到底在中国发展了多少付费会员呢?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苹果音乐全球那1500万订阅用户中,来自中国的数据可能微乎其微。


    寻求音乐财经报道及合作

    主编邮箱:dongluxi811@163.com

    音乐人报道:382275269@qq.com

    创业公司报道:sodaflower@shihangroup.com

    市场合作:437327413@qq.com



      

    还想看点别的?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Deezer、Guvera IPO相继失败,音乐流媒体上市只能等Spotify?


    何必都去抢年轻人?不妨考虑被遗忘在角落但不差钱的中老年乐迷吧......